职场诚信现状堪忧,五大典型症状解析
2016-10-21 16:25
《中国职场诚信现状与影响调查报告》指出,高达90%的企业和个人都认为中国职场诚信度不佳,近七成的个人都曾因他人职业失信受损,特别是简历注水、面试失约、恶意跳槽、企业虚假招聘、不按实际缴纳社保/公积金等长期存在的“职场诚信痛点”被高度关注,公众呼吁完善职场诚信管理机制。
调查结果显示,职场人士的年龄、学历、职位、收入越低,失信概率越高。销售、市场、技术研发是排名前三的最易失信人群。招聘是职场失信的重灾区,无论企业还是个人,都认为对方在招聘、求职时失信现象最普遍,其中面试承诺不兑现、发布虚假招聘信息,夸大个人工作技能、面试失约等都是排名靠前的失信现象;此外,企业不按实际缴纳社保/公积金、欠薪,员工恶意劳动仲裁等也是个人和企业吐糟较多的失信现象。
调查数据中,受访者诚信意识和行动之间落差较大,93.8%的职场人士认为诚信很重要,但最终坚守者不足三成。可以看出,当前职场诚信体系不健全的大环境下,仅靠大家自律、道德约束,效果非常有限。失信成本太低、个人和企业利益驱使在调查中被推选为职场失信的最重要原因。
对此,HR专家指出,尽快完善职场诚信管理机制,建立个人职业诚信档案,以制约职场失信的频发。同时,公众也期待积极建设“主动干预”措施,加强企业职业诚信管理,于是,共建公开可查询的职业诚信信息平台迫在眉睫。
然而,调查中近半企业没有职场诚信管理,有也大多在招聘阶段介入采用,且调查方式缺乏专业、先进的技术支持。HR专家指出,当前企业的诚信管理机制建设与优化亟待完善,但职场诚信管理机制的建立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对各种问题统筹和协调。如果引用第三方权威机构提供职场信用监督、管理及和先进的技术支持,可以快速搭建完善的人才信用体系,让失信者无处遁形。
业内人士分析,职场诚信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个人征信市场的放开,个人信用领域正在向更细分、更纵深的领域扩张。大数据征信技术可以消除职场信息不透明、打破信息孤岛,预防职场失信、欺诈风险
曾经有一则新闻透露,武汉HR圈子流传着一份“职场黑名单”,用于提醒招聘企业注意,而事实上,不只企业有“黑名单”,求职者手里同样有一份“招聘黑名单”,作为求职者的应聘参考。
职场诚信指数日益受到关注,而各项调查显示职场诚信状况确实不容乐观。
调查显示:职场诚信情况堪忧
当前职场信用危机主要表现在个人信用体系缺失和企业用人信用体系缺失双方面。从打工皇帝的学历造假到普通毕业生的简历注水,从皮包公司发布虚假信息、骗取求职者费用到企业夸张福利待遇,在职员工泄露商业机密、恶意跳槽等,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都在为谋取利益而扔掉了诚信。
对此,我们选取5000余人展开调查,结果显示,约七成职场人称曾被缺乏诚信的雇主“画饼充饥”。而在被“忽悠”最多的内容中,奖金提成、升职、培训机会位列前三甲,令职场人直呼“伤不起”。眼看承诺的加薪遥遥无期、承诺过的员工福利没能一一落实、承诺组建团队但最后还是让部分员工“坚持一下”等,约30.1%的受访者表示将伺机跳槽、另寻东家;26.5%的受访者表示虽然会迫于生计继续努力工作,但心情会很不愉快;更有22.6%的受访者称将难免心灰意冷。
而与企业的不诚信所对应的是,在另一项关于“求职过程中,您是否使用过不真实的简历信息”调查中,有74%的受访者表示曾经夸大过部分内容的简历。不真实内容包括:工作履历、学历、资格认证、身份证等。当求职者简历存在“水分”、工作经历不真实、不确切,甚至有的学历文凭都是假的时候,这些不诚信行为造成用人单位对求职者的信任危机,增加了求职者诚信就业的难度,也加大了用人单位甄别真假人才的困难。
企业篇
症状一:奖金提成不兑现
“可能在某一阶段,公司为了刺激大家努力冲业绩,故意口头放出一个比较高的销售扣率。或者是到了年底,业务清算任务繁重,在所有人都做得抱怨连连的时候,领导站出来许诺年终奖会回馈给大家等等,但这些因为都是口头约定,而且也没有人愿意去做出头鸟,所以就让企业占了便宜,该拿多少还是多少。时间久了,也就知道这种忽悠的伎俩了。”某公司市场销售米娜如是说。
赚钱是许多人卖命工作的第一目的,与米娜一样,在奖金和提成上被开“空头支票”的职场人不在少数。据调查,奖金提成以25.3%的比例占据雇主“忽悠榜”榜首。而遭遇过类似事件的职场人对此也见怪不怪,“在商言商,虽然这种做法不太好,但这种承诺就当是对自己的一种激励吧,你当真你就输了。”
症状二:升值诱惑变浮云
加薪与升职是职场上的永恒话题,因此紧随奖金提成大忽悠之后,升职被一再拖延也以22.5%的高得票率位居排行榜第二的位置。
“我们部门的主管是个老同志,马上就要退休了,以后谁来接管自然成了部门里最关心的话题。之前我和另外一个同事是最有希望晋升的,表面上不说,但心里却互相较着劲。尽管我的业务能力比对手强,但资历没有他深,所以也难保最后谁一定能上。前段时间,主管找我谈话,暗示我说想推荐我当接班人,要我好好表现。谁不希望能够有个好的发展呢?谈话之后,他丢给我一大堆工作,我几乎是拼了命地干。想最后冲刺阶段一定要努力,但是谁知道上个星期部门新进了一个人,说是未来的新主管,我当时心就凉了半截,怪自己太天真,白忙一场。”从事技术工作的钱先生最近遇到了烦心事,万般无奈的他心情就像坐了一趟过山车。“起码以后要保持淡定,不会再为了这些暧昧的暗示,让自己白开心一场了。”
员工篇
症状一:简历注水成常态
当有人提出就业形势严峻的时候,千千万万个求职者都挤破头了想把自己的简历装点得优秀、再优秀一点。然而把握得好是修饰,修饰过度了就是造假。诚信互通网(www.itrusty.com)曾针对HR做过调查:“你能容许应聘者的简历有多大水分”。70%的HR对“掺水简历”的现象持理解、同情和宽容态度。也有HR表示,要看一下水分出在哪里,基本情况必须是真实的,但能力方面夸大其辞无伤大雅。
不过也有不少求职者表示,自己是被迫注水。“当人人都自称性格开朗、沟通能力强的时候,你怎么甘心让自己成为平庸之辈?不是要吹得自己天花乱坠,但是也总不想让自己输在起跑线上。”而搜索引擎上所谓让HR眼前一亮的简历模板、自我介绍也随手可得。不得不说,简历注水已经成了招聘市场中,你懂我懂大家懂的潜规则。
症状二:学历造假存侥幸
职场失信中,人们对于基本信息造假的容忍度较低。一旦发现,后果常常是面临丢掉饭碗。
当方舟子爆出中国第一职业经理人、中国打工皇帝、新华都集团总裁兼CEO唐骏的博士学位是假的时候,就如一枚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很快,唐骏成为话题的中心。唐骏陷入学历造假事件,和其此前正面、积极的成功职场人士形象大相径庭,一场职场诚信危机由此引发。
不过如今学历造假在高管之中屡有发生,尽管已经有不少HR会对求职者展开背景调查,但也不乏有人本着高风险高回报的想法依然选择铤而走险。有人说学历造假是“社会病”,但药到病除依靠的恐怕不仅仅是HR的一双火眼金睛。
症状三:为利驱使泄“机密”
我们常常能在影视作品中看到为了谋取私利而出卖公司将商业机密、客户资源倒卖给竞争对手的戏码,尽管现实生活中的情节并没有那样惊心动魄,但是泄露机密情节严重的甚至可以追究刑事责任。近年来,国际、国内因泄漏商业秘密而起的纠纷案件层出不穷,商业秘密的保护已经成为国际性问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掌握的某种特定技术、经营信息、客户资源往往成为制胜的关键。不过,有些企业的少数员工,会以其掌握的商业秘密为筹码,向同类公司兜售或要挟本公司大幅加薪。不少企因为商业秘密被泄露而蒙受了巨额损失,有些甚至因此而遭受灭顶之灾。如何对商业秘密进行有效保护,已成为一个企业至关重要的命题。
需求
职场征信平台势在必行!建立征信平台,专注于诚信数据的采集、查询、分析和应用,通过采集职场、生活以及政府记录等行为、结果及评价等相关大数据,为企业和个人提供诚信档案,建立全国范围内的、全领域的、全类型的诚信体系。